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南方基金:债基接连“碎蛋”,还能继续持有吗?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泡财经)

近期,权益市场与债券市场呈现出鲜明的分化态势。在权益市场屡创新高、展现慢牛行情的同时,债市却因情绪受挫而陷入调整格局。

持有债券基金的投资者频繁遭遇“碎蛋”,不少南粉纷纷发问:“债基还能继续持有吗?是否该及时赎回?”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01

债市调整原因

要判断债基的未来走势,首先需厘清此次债市调整的原因:

一是股债“跷跷板”效应凸显。7月以来,A股上演强势“逆袭”。在“反内卷”政策的持续催化下,上证指数稳步上行,一度突破3700点,近期单日成交额更是连续突破2万亿元。股市赚钱效应升温,引发资金从债市向权益市场迁移,直接导致债市资金流出压力加大。

二是资金面出现阶段性收紧。7月中旬起,央行流动性投放节奏有所放缓。以7月24日为例,央行通过逆回购投放3310亿元,但当日到期资金达4505亿元,净回笼1195亿元——简单来说,就是“收回的钱比放出的多”。市场资金供给减少,直接压低债券价格,反映在投资者账户上,便是债基收益随之下滑。

三是债市前期积累“拥挤交易”风险。去年债市单边牛市催生了“债牛信仰”,机构普遍拉长债券久期,信用利差被压缩至历史低位。这种高度一致的持仓结构使得市场对利空信号极为敏感,稍有波动便引发部分交易盘止盈离场,进一步放大了债市的调整幅度。

02

债市怎么看?

了解调整原因后,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债基还能留吗?是否需要“跑路”?

从历史经验看,债券市场表现往往与经济周期、货币政策及资金趋势深度绑定。通常而言,通胀高企、经济过热或强劲复苏、货币政策收紧,是影响债市的三大核心因素。

那么,当前债市是否具备这些条件?

华源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当前债市不具备上述基础,核心依据包括:经济层面仍面临出口放缓、地产回调、消费刺激政策效果边际减弱等压力,年内货币政策明显收紧的可能性较低;经济修复动能偏弱,共同抑制了利率上行空间;

资金面维持“稳而不溢”状态,7天期回购利率中枢降至1.55%左右,且波动幅度较低;关键期限利差持续走阔,10年期与3年期国债利差升至25个基点;叠加美国经济减速与就业市场疲软强化了降息预期,外部压力相对有限。(资料来源:华源证券,截至2025.08.20)

此外,其他机构对债市走势也持相对乐观态度,可从三方面进一步分析:

资金面上:尽管7月政治局会议删除“适时降准降息”表述,市场对央行宽松政策的预期有所降温,但央行仍可能通过MLF、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维持流动性充裕,整体资金面或保持“均衡偏松”。

基本面上:当前债市承压主要源于股市和商品市场阶段性走强导致的资金分流,而“反内卷”政策对通胀的拉动效应尚未显现,短期内难以扭转债市长期趋势。

市场情绪方面:商品市场“反内卷”交易热度正逐步降温,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债市的抛售压力,债券收益率大幅持续上涨的难度较大。

从历史数据看,近十年债市经历过多次调整——无论是2020年“经济复苏预期强化”引发的波动,还是2022年“理财赎回潮”带来的冲击,债券型基金指数在调整后均实现了修复。

南方基金:债基接连“碎蛋”,还能继续持有吗?

资料来源:Wind,数据区间:2015.08.13~2025.08.13,债券型基金指数代码为H11023.CSI,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那当前投资者该怎么办呢?

一边看着股市不断创新高,一边看着手里的债基接连碎蛋,大多数投资者都是又焦急又无措:

忍受债基碎蛋这么久了现在卖出就是实亏;

手里债基卖出再买入股基,万一股市回调岂不是两头挨打;

……

当前市场环境下,债市虽遇回调但暂未反转,投资者不妨考虑以平和心态应对,拉长持有周期,并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策略。

若风险偏好较低且有闲置资金,可考虑借助市场调整适度布局,摊薄持仓成本;若风险偏好较高,可考虑适当配置含权产品,优化组合均衡性。需要注意的是,债基虽可作为长期资产配置的“压舱石”,但投资者需降低收益预期,并做好承受一定波动的心理准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火龙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55964.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