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个座位能带来什么?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是不是为了训练新飞行员?是不是为了减轻操作负担?这些猜测都对了一部分,但没有说到关键点。关键点在于,这个额外的座位实际上是一个“指挥席”。歼-20S多出来的那名飞行员,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副驾驶,而是未来战场的“战区指挥官”。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现代空战已经不是过去那种一对一的格斗。现在的空战讲究的是体系对体系,平台对平台。除了战机本身的性能,信息处理能力、战场态势感知,以及人机协同才是关键。而多了一个座位的歼-20S,恰好在这几个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
歼-20S最大的想象空间就在“忠诚僚机”上。所谓“忠诚僚机”,简单来说,就是无人机充当有人战斗机的随行伙伴。它们可以是战机的眼睛,飞到前面去侦察。也可以是诱饵,引诱敌方雷达开机、暴露目标。甚至可以是武器库,帮主机挂载更多的弹药。大家可以把“忠诚僚机”想象成一个个听话的士兵,听从指令,冲在最危险的地方,替有人机分担风险。
在这种模式下,一架战斗机就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变成了一个小型作战群的指挥核心。试想一下,如果一架歼-20S能同时指挥四到六架忠诚僚机,那这就相当于是一个完整的空中作战编队。而且忠诚僚机是可以消耗的,它们损失一架不会影响整体战局。但是歼-20S必须存在,因为它就是整个体系的大脑。
这就是为什么歼-20S的副驾驶,极有可能是无人僚机的操控官。这样一来,前座的飞行员专心飞行和作战,后座的副驾驶则专门负责发号施令、指挥无人机、调度火力。这种分工不但提升了效率,还让战斗机的作战模式彻底改变。传统的空战规则是一个飞行员对一架飞机,而歼-20S则相当于一个飞行员对一群飞机。这个差别,就是传统和未来之间的界线。
我们再说一个细节。歼-20S本身也增加了大量传感器和信息处理器。这意味着它不仅能处理自身的飞行任务,还能整合整个编队的数据。这种能力在现代战争中极其重要。因为谁掌握更多的信息,谁就能先发现敌人,先做出决策,先发动打击。歼-20S可以说是把中国空军的信息化水平又拉高了一个档次。
而且大家不要觉得,在战斗机上加一个座位,是很简单的事情。美国现在也在搞“忠诚僚机”概念,将无人机与F-35和F-22进行协同实验。可问题是直到现在,美国双座版的5代机还没看到半个影子。而中国率先在歼-20S上做了这个突破,让“忠诚僚机”的指挥权交给后座飞行员,这就是典型的先人一步。
未来的空战形态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画面,一架歼-20S在后方指挥,几架歼-20A和歼-35在前方突击,十几架忠诚僚机分布在不同方向,负责侦察、干扰、突击,这是一场网络化的体系战。谁能把体系搭建得更完整,谁就能在未来的战场上占据主动。
总之,歼-20S绝对不是多了一个座位那么简单。歼-20S的出现,很可能成为未来空战的分水岭。歼-20到歼-20S,不只是多了一个“S”,而是多了一种全新的作战思想。不仅仅会颠覆传统空战,甚至会改变未来的战争规则。换句话说,中国在五代机的发展道路上,又一次走在了前列。
来源:《歼-20S,将彻底改变未来战场!》 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