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游戏上市公司纷纷发力AI运用及“出海”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17时,A股游戏板块26家上市公司中,已有17家企业披露2025年半年报,其中,7家实现净利润增长,1家扭亏,2家减亏。

  “今年上半年,游戏行业整体向上,其中AI技术运用与游戏业务‘出海’是最核心的两大亮点。”北京艾文智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曹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整体呈增长态势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近日发布的《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游戏行业上半年整体呈增长态势,国内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

  《报告》显示,今年1月份至6月份,移动、客户端、主机游戏市场收入同比增长,网页游戏市场收入同比下滑。其中,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253.09亿元,同比增长16.55%;客户端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54.03亿元,同比增长4.86%;主机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0.34亿元,同比增长29.78%;网页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2.03亿元。

  版号方面,据国家新闻出版署数据,上半年共计发放757个国产游戏版号,总数较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增长。其中,6月份单月国产游戏版号发放量147个,创下2022年以来的数据新高。

  在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的企业中,湖北盛天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天网络”)归母净利润为5230.43万元,同比增长1186.02%;游族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游族网络”)归母净利润5015.53万元,同比增长989.31%;浙报数字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归母净利润3.77亿元,同比增长156.26%。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认为,市场收入与用户规模同步增长,得益于多个因素:一是多款游戏新品上市后表现不凡,超出预期;二是多款长青游戏运营良好,收入稳中有升;三是电子竞技和小程序游戏增长势头强劲。

  行业发展拓展空间

  今年4月份,商务部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提到,发展游戏出海业务,拓展应用场景,布局从IP打造到游戏制作、发行、海外运营的产业链条。

  近期,在半年报披露的同时,多家游戏上市公司通过公告、投资者互动平台等渠道,披露了公司在AI技术运用以及游戏业务“出海”的成果。

  盛天网络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积极拓展海外游戏市场,游戏出海业务收入实现显著增长。公司旗下融合机甲美少女与经典GVG格斗玩法的3D竞技游戏《星之翼》已于2025年第二季度在韩国及东南亚地区发行。在AI领域,公司目前正在开发一款AI社交出海产品,预计在今年正式进入海外市场。

  三七互娱(维权)网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基于自主研发游戏领域行业大模型“小七”及引入行业先进的外部大模型集群,构建40余种AI能力,打造企业AI能力底座,并为公司各类通用及专业系统全面赋能。

  游族网络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旗下“AI创新院”目前已构建起贯穿研发、发行全链路的AI赋能体系,已实现从版本发布、平台接入、市场推广等发行全流程的工具化覆盖;此外,公司通过探索AI玩伴“小游酱”以及智能NPC等创新实践,显著提升了玩家的情感链接和沉浸感。

  完美世界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与英伟达在AI技术与应用等领域积极开展交流和合作,借助英伟达Omniverse Audio2Face应用、ACE平台、光线追踪与DLSS技术等。

  “AI技术迭代的加速,促使其在游戏全流程的应用不断深入。”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内容创作环节,AI赋能可快速生成剧情、场景等素材;玩法优化上,可依据玩家数据分析实现个性化调整;本地化翻译中,借助AI大模型提升翻译的准确性与效率,为游戏产业革新带来广阔前景。

  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依托AI的玩法创新类游戏正增多。随着研发深入,未来有望开创全新游戏类型与商业模式,重塑游戏产业格局。在AI、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突破下,游戏行业的发展将会持续迎来新空间,相关上市企业有望在海内外市场同步实现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火龙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49377.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