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整治智驾“蒙眼狂奔”,国家出手了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2025年,“智驾平权”浪潮席卷而来。小米汽车在高速公路的事故也引发了行业对于智驾“蒙眼狂奔”的热议。如今,官方出手了。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2025年,“智驾平权”浪潮席卷而来。小米汽车在高速公路的事故也引发了行业对于智驾“蒙眼狂奔”的热议。如今,官方出手了。

整治智驾“蒙眼狂奔”,国家出手了图片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4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要汽车生产企业近60名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强调:“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的产品和战略发布会中,多家车企频繁提及“智驾”“高阶智驾”“L3级智驾能力”等关键词。在上海车展即将到来之际,伴随监管收紧,车企的宣传重点或许也将有所调整。

  让智驾更安全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我国L2级及以上智能辅助驾驶新车渗透率达55.7%。据预测2025年年底这一数据有望达到65%。今年,随着L3级自动驾驶政策破冰、车企加速量产布局,消费市场对“解放双手”的期待越发高涨。然而,智驾在实际落地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问题。

整治智驾“蒙眼狂奔”,国家出手了图片由豆包AI生成 提示词:智能驾驶规范化

  近日,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在《智慧领航,安全护航——智能网联汽车辅助驾驶功能使用须谨慎》一文中,提到近期因驾驶人错误使用辅助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并揭示其原因——部分驾驶人对辅助驾驶的认知不到位,误以为“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文章表示,部分驾驶人开启辅助驾驶功能后做出玩手机、睡觉、聊天、吃东西等危险行为,不仅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也对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公安部在文章中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若车企通过广告或宣传材料虚构、夸大辅助驾驶功能(如将2级辅助驾驶描述为 “自动驾驶”),误导消费者购买,市场监管部门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对虚假宣传行为处以广告费用5-10倍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若虚假宣传造成严重后果(如引发交通事故致人伤亡),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可对责任人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在近日汽车行业密集的发布会中,车企在展示最新技术、最新产品的同时,也频频提及智驾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智能辅助驾驶落地的过程中,存在混淆用户视听的传播,导致用户对L2、L3的认知不足,带来驾驶安全风险,会对行业带来较大风险。”在4月16日的岚图L3级智能架构技术发布会后,岚图汽车CBO、销售公司总经理邵明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对于乘用企业来说,L3的到来,不仅是责任主体的变化,主机厂应该把技术冗余做到极致。”

  “L3相对于L2有了更高的要求。”岚图汽车CEO卢放表示,“比如系统的可靠性、持续性,智能驾驶系统运行每10亿小时,可能发生的故障不能超过10次,这对于整车系统的安全能力要求非常高,背后就是全链路的冗余。”在卢放看来,目前所有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都是辅助驾驶,即便是所谓的L3级也是辅助自动驾驶,功能只是有限定的脱手脱眼,而责任也是由厂商和驾驶员共同承担。

  “自动驾驶有几个问题需要特别讲清楚:究竟是人负责还是车负责?如果是人负责,这就是一种便利性的功能。”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如果不是100%确保,宣传时很可能会引起一些误解,如果不采取谨慎态度,一个生命可能会因为这样的误解造成损害,这和我们的价值观相悖。沃尔沃绝不会混淆便利性功能与主动安全之间的区别。”

  “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们希望有一部分车拥有L3软件能力,但不拥有硬件能力。另外一部分车拥有L3甚至L4的软硬件能力,甚至升级到更强劲的软件能力去给用户使用。”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表示,汽车厂商最好在硬件方面提前布局,软件可以OTA,在此基础上等待政策法规的成熟和完善,确保安全性。

  规范行业发展

  事实上,早在今年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规范营销宣传行为,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和召回管理,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维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促进新技术规范应用。

  《通知》要求在车辆产品主要技术参数表中,补充增加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和OTA升级信息有关技术参数,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产品准入和生产一致性管理,并向市场监管总局备案,保障汽车产品缺陷调查和召回管理顺利实施。企业要对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及OTA升级活动开展充分的测试验证,明确系统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确保控制策略合理,严格履行告知义务,确保在开发、生产、运行等阶段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

  此次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推介会围绕《通知》有关产品准入和软件在线升级备案要求,听取汽车生产企业落实情况及建议。

  在一份关于此次会议的网传会议纪要中提到,监管部门要求降低频繁OTA升级并做好版本风险管理,紧急OTA走召回、停产及市场监管总局审批流程。频繁OTA可能因软件不成熟带来安全风险,通过严格审批流程,可确保OTA升级在安全、可靠前提下进行,保障车辆行驶安全。

  行业专家分析认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此公告的发布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不止于此,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还正式发布了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以下简称“新国标”),并将于2026年7月1日实施,新国标首次提出因内短路发生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的要求,被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

  4月17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在署名文章中表示,宣传表达是连接产品与用户认知的关键一环,必须以真实、清晰、负责任为基本原则。企业应严格参照国家标准GB/T 40429-2021等相关规定,规范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功能命名、表述方式与宣传内容。“作为汽车行业组织,我们倡议进一步规范组合驾驶辅助功能产品的安全管理、营销宣传,推动形成‘技术进步与责任落实并重’的健康发展生态。”付炳锋表示。

  作者:刘珊珊

责任编辑:刘光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火龙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29616.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