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门胡塞武装军事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资料图)
自2025年初起,也门胡塞武装针对美国在红海地区军事存在展开激烈对抗。进入3月,胡塞武装多次公开表示对美军“杜鲁门”号航母及其编队发动攻击。数周内,胡塞武装先后使用巡航导弹与无人机,对“杜鲁门”号航母展开至少10次有针对性打击。胡塞武装强调,行动旨在回应美国在中东地区军事干预政策,特别是对以色列支持,认为美国海军在红海存在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威胁也门及周边国家安全利益。4月6日与11日,胡塞武装两次宣称成功攻击“杜鲁门”号航母,详细描述多种武器协同攻击过程,称造成显著战果,引发外界对航母安危高度关注。
面对胡塞武装说法,美国海军迅速回应。海军高层官员通过官方渠道发表声明,坚决否认“杜鲁门”号航母被击中。声明指出,在胡塞武装宣称发动攻击时间段内,美军舰队防空系统成功拦截所有来袭导弹与无人机,“杜鲁门”号航母未受实质性损伤,依旧保持正常作战与执勤状态。“杜鲁门”号航母舰长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于航母甲板悠然散步,身后是正常运作的航母设施与忙碌舰员,以此展示航母一切正常。美军还公布一系列数据,显示航母舰载机起降频率、关键系统运行参数等均处于正常范围,多方面驳斥胡塞武装声明。
美国航母(资料图)
“杜鲁门”号航母作为美国海军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8号舰,在美军作战体系中地位重要。该航母1993年铺设龙骨,1996年下水,1998年正式服役,母港为维吉尼亚州诺福克海军基地。舰长超330米,满载排水量超10万吨,动力系统由2座A4W核反应堆与4台蒸汽轮机组成,最大航速35节,20年内无需添加核燃料,续航能力强大。武器装备方面,配备4座MK29北约“海麻雀”舰空导弹发射装置、4座MK15“密集阵”20毫米近防火炮系统、2具MK32三联装324毫米鱼雷发射装置,载机能力超100架,正常配置85架,涵盖多种先进战机与电子战、预警飞机,构建起强大空中作战力量。
尽管胡塞武装在军事资源与技术水平上与美国海军差距巨大,但近年来反舰作战能力不断发展。其拥有多种巡航导弹,部分通过技术改进提升射程与精度,可达数百公里,覆盖红海部分海域,构成远程威胁。无人机领域,胡塞武装通过自研与外部获取,装备多种型号无人机,部分可携带炸弹或导弹,多次运用无人机集群攻击,试图突破美军防御体系。
美国航母(资料图)
胡塞武装与美国围绕“杜鲁门”号航母的争议背后,是复杂的中东地缘政治博弈。美国在中东军事部署旨在维护自身战略利益,巩固盟友关系,掌控地区能源与战略通道。而胡塞武装背后的伊朗等势力,借胡塞武装之手对美国军事存在进行反制,削弱美国在中东影响力。此次争议事件,无论真相如何,都加剧了中东地区紧张局势,对国际军事格局与地缘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在信息传播快速的当下,类似未经证实的军事消息极易引发舆论混乱。公众需提高信息辨别能力,以更理性客观态度看待国际军事动态。而此次事件也暴露出在国际军事冲突中,信息战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各方如何在信息迷雾中还原真相,成为国际关系领域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