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动力”网站“战区”频道4日称,沈飞歼-50是2024年12月26日出现的两种中国六代机战斗机设计之一,目前尚不清楚网络上流传的新照片是来自最近的测试还是去年首飞时拍摄的“存货”。但新照片的最大亮点是,比以前的任何照片都更清楚地展示了它的侧面视图。例如该照片证实了侧面弹药舱的存在,整体设计与F-22和歼-20隐形战斗机上的类似设计相似——通常而言,侧面弹药舱主要用于储存和发射体积较小的格斗导弹,这可能意味着歼-50对于近距离格斗还是有一定要求的。同时该机的新照片上还可以看到机鼻下方的凸起,可能是光电系统的预留位置。
自从歼-50曝光以来,由于缺乏高清照片,外界一直有人猜测它可能采用了无人驾驶设计,报道称,最新照片上依稀可见这架新概念战斗机的座舱,但仍然看不清其形状以及如何融入机身的情况——不过所有迹象都表明它是有人驾驶战斗机。
报道还提到,歼-50采用的兰姆达机翼特征在新照片上非常明显,这种设计融合了三角翼和常规后掠翼的优势,不仅诱导阻力低,利于飞机实现低速机动性和大航程飞行,还符合边缘平行原则,能有效降低雷达反射面积,提升飞机整体隐身性能。照片上还可以看到独特的可旋转翼尖,同时发动机的喷口特征显示,“它可能具有推力矢量的功能”。
此外,歼-50的最新照片还确认了它的起落架为单轮,与沉重的歼-36采用双轮起落架形成了鲜明对比。报道还提到,歼-50最优雅的设计结构是DSI进气道,“比歼-36的加莱特进气道更令人印象深刻,尽管歼-36的背部进气道同样采用了DSI设计”。
有意思的是,美媒认为歼-50“看起来比成都的歼-36更先进”,尽管这两种中国六代机设计在大小和重量方面确实处于不同级别。报道称,尚不清楚这两种六代机的明显差别,是否是因为各自分配了不同的任务规划导致的。
如果说以上内容都是美国媒体对于网络流传的歼-50战斗机的猜测和分析,笔者不便加以评判,那么该报道提到的后面这段内容就很值得批判了。
报道称,尽管许多人宣称中国在第六代战斗机方面超过了美国——中国已有两种无尾式隐身战斗机在试飞,而美国的F-47还是PPT状态,但“这是不正确的”。报道称,多年来五角大楼一直在测试至少两种未来空中优势战斗机(NGAD)项目的实验机型,包括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的设计。因此美国在六代机的研制进度实际超过了中国。
但笔者仔细查阅了相关资料后确认,刚离任的美国空军部长肯德尔一直在负责NGAD项目,最近他在接受采访时明确承认,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的确分别在2019年和2022年首飞了各自的NGAD技术验证机,但它们只是为了验证更具风险且重要的技术而搞出来的实验性演示飞机,并不是反映战术设计的原型机。
换句话说,NGAD项目顶多是试飞了技术验证机,而F-47的原型机还处于PPT状态——而且也从来没有人看到过它的原型机,更不要说上天了。作为对比,无论是歼-36还是歼-50,都已经开始了工程原型机的试飞。因此到底谁的进度更领先,不用多说了。
F-47还处于PPT状态
即便美媒捏着鼻子宣传“美国在六代机领域领先中国”,但最后也不得不承认,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中国于战斗机设计和制造能力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进步,而且这种进步还在加速,“中美空军的差距正在缩小”。